梧州家园网

  • 网站客服:0774-3860029
  • 合作热线:13005970033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9031|回复: 1

[都市直击] 走马观花游西安 <二> 韩城——司马迁祠墓

[复制链接]
扫一扫,手机访问本帖
发表于 2018-9-18 08: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告位

马上注册【梧州家园网】,每天登录、签到、摇一摇,得积分抽大奖...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走马观花游西安
<二>
韩城——司马迁祠墓


初秋的一天,我们乘坐大巴,从西安出发,经过将近四小时的路程,终于来到韩城市界,我的心不由肃然起敬,眼睛却开始忙乱。四野苍茫,我搜寻着每一片村落,每一幢农舍,每一个沙丘,每一丛枯树,在我看来,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和那个留下了一部五十二万语言的《史记》的司马迁还有着某种联系与纠葛。
1517479258-uhfsUNDOjT_conew1.jpg
眼前玉米田葱茏,玉米吐香,空气清冽,没有一星半点昔日的血腥。无边碧野中闪过一片片几年来新立的农家房舍,一律的青砖到顶,一律的西北古色古香四合院建筑,两层不高,但很有气派,展现给你一幅新生活的画图。
297599_20130708022527755313_1_conew1.jpg
唯有那房院门上翘檐和精致的镂刻,却透着西北古代遗风,这或许是一种暗示,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韩城人有种值得他们自豪的历史承袭。
408_conew1.jpg
进入司马迁祠景区,首先来到汉太史司马迁广场,映入眼帘的是司马迁的高大铜像。司马迁青铜雕塑高12米,寓意《史记》之十二本纪,重26吨,合52万两,寓意《史记》之52万字,融写实与写意一体,气满神真,清瘦睿智的形象是对司马迁的追忆和崇敬,同时又是对中华文化尊严的彰显。
1792679preview4_conew1.jpg
同时,在司马迁祠广场上,以史记十二本纪为题建设雕塑群,作为本纪园景观工程,有夏本纪园、王帝园、周本纪园、殷本纪园、楚汉园、吕后园、孝武园等。那每一座雕塑就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在这里上演。这里雕塑都栩栩如生,追思先贤,让人不禁肃然起敬。十二本纪群雕作品,分别是60米长、8米高的《秦本纪》;50米长、9米高的《夏本纪》;14米长、9米高的《三皇五帝》等等。
831c6b7313874f53ba7e95952b6e12e2_conew1.jpg
过芝秀古桥,进入汉太史司马迁祠墓群,过古牌坊,便是石条铺就的司马古道。凹凸不平的石道印,记着千余年来仰慕者攀登者的足迹。
441_conew1.jpg
司马迁祠依山势而建,首先得经过一条千年古道,北宋时铺砌了石条,现保留完整的只剩下300余米,这条古道也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这段古道原名“韩奕坡”,后因“司马迁祠”建在古道的北侧,故又称“司马坡”。
0d699abd91044ba39a1f3766d35653c3_conew1.jpg
据《司马古道碑》记载:这段古道最早建于春秋战国时期,为晋(魏)国的河西要道。秦王朝建立以后,为韩城及其周边地区通往长安京都的必经之路。现存的石条为北宋时铺设的,原长一千五百米,现仅存三百余米。历经八百多年的风雨侵袭及人走车碾,昔日平整的石条已凹凸不平。石条上清晰而众多的车辙是这里曾经繁华的历史见证,又仿佛昭示着司马迁一生的坎坷与悲壮。
438e0001cdd8c053f09c_conew1.jpg
经过朝神道,你离司马迁祠只有99级台阶,为什么要筑99级台阶呢?修99级台阶是用以比喻司马迁历尽千辛万苦,在史学和文学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表达对司马迁的崇敬。
468_conew1.jpg
司马迁祠墓坐落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465_conew1.jpg
沿着司马古道拾级而上,司马迁墓就在高高的我们的头顶之上。我顿时悟出修祠人和造墓者的良苦用心——司马迁的不屈灵魂理当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之上,栖息在芸芸众生的头顶之上,供万世敬仰,让后人仰望!
486_conew1.jpg
祠墓建筑群自下至上迭有坊矗立。坡下东北方竖一木牌坊系清代重建,“汉太史司马祠”六个大字。由此沿坡上行,经太公庙至岔道口,坡南有平台之地,建有新迁的元代建筑“禹王庙”、“彰耀寺”、“三圣庙”等,现已辟为展室。自岔道而上,又有一牌坊,系元明建筑物,“高山仰止”四字,喻司马迁德高如山,世人至为敬仰,从此迤逦而上,牌坊“河山之阳”四字,语出《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走完99级台阶登道就进入了祠院,祠院大门“太史祠”寝宫,古柏参天,环境幽静,置身其中,如登青云,如临仙境。
484_conew1.jpg
我们一行,怀着无比的敬仰,参拜了祖师爷——史圣司马迁。
cbc319cd09114e818a07296d5b5b1adb_conew1.jpg
献殿是祭祀时陈列祭器,致敬尽礼的地方。寝宫在献殿之后,建于北宋宣(1125年)。宫正中有一尊司马迁全身坐像,长须飘拂,两眉入鬓,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现出严肃和抱负不凡之气概。祠内碑石林立,为宋、金、元、明、清各代名人凭吊吟咏之作,诗文雅健,书法挺秀。
483_conew1.jpg
祠后为司马迁墓,如筑于西晋嘉4年(310)经金、元、清四次修葺,至今完好。墓系砖砌,呈圆形,高2.15米,周长13.19米。忽必烈不仅在《史记》中看到了进步的民族观,同时也找到了本民族发展的渊源,他以为正是司马迁这位汉族史学家为更多的少数民族记录历史。于是他按照蒙古人的习惯,为史圣改修了这座蒙古包形样的砖砌圆墓。
450_conew1.jpg
墓壁周围嵌有砖雕八卦图案和花卉图案16幅,墓顶古柏一株,树分五枝,枝干苍劲,盘若蛟龙。墓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刻“汉太史司马公墓”,为清乾隆陕西巡抚毕沅题书。墓的穹顶则有第一位修祠者殷济在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手植的一株古柏,已有1700年的历史了。它像一位历经沧桑的世纪老人,默默无言却心知肚明地俯视凡间人世的一切。在司马迁墓的四周还长有几十株小柏树,树龄不长,显然是后人添加种植的。相传司马迁遭难后,家人为了避祸,分两支逃难并改姓:一支在“司”前加一竖改姓“同”;一支在“马”前加两点水,改姓“冯”。
448_conew1.jpg
韩城拜谒太史公,让我想的最多的是生与死的话题。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区别在于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而他只因为战败的李陵说了一句公道话,而且这是汉武帝向他征求意见时所说,便因言获罪,打入天牢。他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了,让自己让后人都无法接受,就连文王、孔子也不能与他相比。苍天虽为司马迁关上了一扇门,却还为他留下了另一扇门。终于让他完成了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记》。
24918_conew1.jpg
不幸中的万幸,是他有一个贤惠开明的妻子,是这个名叫柳倩娘的伟大女性,不仅陪伴他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而且历尽几十年坎坷,甚至改名换姓,远离故乡,保护了《史记》这部最伟大的著作。似乎司马迁就是为这部巨著而生的,当《史记》完成后的第二年,他就去世了。他是怎样死的,死于何时,至今仍是个谜,只有这滔滔奔流的黄河见证了他的最后时刻。
辞别了司马迁祠墓,已是午后太阳衔山时分。车内有人用手机放响了《黄土高坡》,许多人应和着,村舍上的炊烟被那歌声震颤着,弯弯扭扭,消失在半空里。我不禁回首,看了看东南方向的“司马坡”,我觉得我将什么丢在了那个陡峭的高岗上……


0e13096ea531460b82d3f86b0ad89474_conew1.jpg
4d5156a94676d3a9845db_conew1.jpg
4d5156a94676d79f0db4b_conew1.jpg
410_conew1.jpg
415_conew1.jpg
416_conew1.jpg
421_conew1.jpg
422_conew1.jpg
424_conew1.jpg
425_conew1.jpg
438_conew1.jpg
447_conew1.jpg
453_conew1.jpg
457_conew1.jpg
458_conew1.jpg
462_conew1.jpg
463_conew1.jpg
464_conew1.jpg
471_conew1.jpg
479_conew1.jpg
482_conew1.jpg
43900001b3fb17de949c_conew1.jpg
a5a44518a82c84fc42c4055c0c6d478e_70402065_2_conew1.jpg
@开网店建网站、小程序+公众号+APP开发、视频制作、活动策划、多机位直播、抖音推广、微信刷脸等;
@广告投放、新闻爆料、帖子审核、内容举报、论坛投诉、网站合作等,联系0774-3860029 13005970033(微信同号)
发表于 2018-9-21 10: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开网店建网站、小程序+公众号+APP开发、视频制作、活动策划、多机位直播、抖音推广、微信刷脸等;
@广告投放、新闻爆料、帖子审核、内容举报、论坛投诉、网站合作等,联系0774-3860029 13005970033(微信同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