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 发表于 2018-12-21 17:37:08

【老鹰讲古】 冬大过年


【老鹰讲古】冬大过年话说每年阳历12月21—23日当中的某一天,就是廿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俗称为“冬节”,在梧州人的观念中受重视的程度非比寻常,所以就有“冬大过年”的讲法,那何解“冬”会大过“年”呢?原来,早在殷商时期,就规定冬至前一日是一年当中最后那天,所以,冬至实际上相当于今天的春节,不过,后来又推行了另外一种历法。但冬至一直排在十四个节气之首,称为“亚岁”,地位仅次于新年。冬至过节最早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一直延续至今。早在唐、宋时期,冬至就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就专门选这一天去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所以,百姓也上行下效,重视起这一天来!但为何无论皇家、民间都偏偏要选择冬至这一天祭天呢?冬至有何“大”?冬至之“至”,非解作冬天将至,而是“至此而已”。古人认为,过了此日,阴气下藏,阳气上升,大地万物“还阳”。所以“万象更新”,其实非始于年初一,亦非由立春开始,而是冬至。远古时期的周朝,用冬至作为一年之始,所以冬至算得上是“古代的新年”。从现代天文学的知识而言,古人的想法,竟是合乎科学。因为,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日。这天之后,白天渐渐加长,夜则愈来愈短,符合古人“还阳”的讲法。这是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如阳光照射南半球,便是中国的冬天,而冬至则是照射位置转换的一天。对梧州人来说,冬至似乎比春节还重要。梧州人在以前的时候,农民过年的时候是耕种季节,要下田耕种,但是冬至却不是。所以就有了冬大过年的说法。冬节的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一直延续下来。冬至大过年的习俗盛行现在梧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还做汤圆、劏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也有许多梧州人选择在酒楼过节,举家团聚,让大大小小的酒楼家家“墟撼”。梧州人也有许多与冬至有关的民谚,“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吃汤圆是梧州人冬至的标配,在吃汤圆之前,还有一个“指定动作”:亲戚围坐一台撮一餐劲的!以团圆吃喝的方式来告别一年中最长的夜,迎接逐日渐长的白昼。烧腊、糯米饭汉族名菜,它包括烧鹅、乳鸽、乳猪、叉烧以及一些卤水菜式。烧腊其实分为“烧”和“腊”两种,一般指烧烤、卤渍、的肉类食品。唐宋时期,阿拉伯人、印度人将灌肠食品传入,厨师们进一步将灌肠制作方法与本地腌制肉食的方法相融合,创作出“中外结合”的广式腊味,名扬海内外。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粒粒”。糯米饭,必定要有腊肉、腊肠等经典配料,这两样配料也是整锅糯米饭的灵魂所在。冬至当日,梧州人各家各户一早杀鸡准备菜肴、果品拜祖先、蒸松糕。松糕是一种米粉发酵做成的糕点,蒸熟后有很多的细孔,整个糕点。松糕有高升大发的好意头,所以蒸松糕也是不能少的。
在客家地区,这一天,酿造娘酒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这习俗已传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当天一大早,在客家地区,村子的房前屋后青烟袅袅,许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酿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回甜生津。

明敏儿 发表于 2018-12-26 17:55:27

激动人心,无法言表!

明敏儿 发表于 2018-12-26 17:55:36

激动人心,无法言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鹰讲古】 冬大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