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 发表于 2019-1-24 06:51:01

【梧州中茗特约】 老鹰讲古 齐白石在梧州的轶事


【梧州中茗特约】老鹰讲古齐白石在梧州的轶事
话说人民艺术家、现代书画家、篆刻家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齐白石一生画了许多朴拙单纯、简洁明快的民俗风情作品。其中,有一些又是与“茶”有关的。茶,是中国的国饮。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和民风礼俗,也是白石老人待客的一贯礼节。但有谁知道齐白石曾到梧州两次,直到晚年,犹追忆难忘。一生与梧州有一段情缘……1906年过年后,他因出门久而思家,便启程回湘。桂林坐小舟到梧州准备下广州。当时,他的友人欧家彦(梧州举人)仰慕他的画艺,特邀白石到自己的家留宿(梧州竹椅街〔今居仁路〕的沧瀚书屋)。这次,白石在沧瀚书屋逗留了4天。他在欧家彦的陪同下,浏览了白云山风光。一日,欧家彦做向导,与白石一同乘小艇,沿着清激见底的抚河(桂江)到达宦家湾,又从宦家湾转头顺流而下,直至“桂江春泛”。1907年,他又开始了平生的四出四归,再次来到梧州。一日,欧家彦做向导,与白石一同到城东出口的谭公庙游览,得知齐白石到来,李道长亲自到庙门外的台阶恭迎,并引领两人来到了正殿侧面的厢房。厢房总共有三间,他们走进门口题匾为“尘外风光”的正中那间厢房。三人在一张茶桌前坐定,李道长叫一名道士到堂后取了一壶泉水,亲自燃火烧水,又拿来三个雪白的有盖子的瓷杯在桌子上排开,当他一打开装茶叶的土陶罐子时,便有一阵清新的茶叶香气扑鼻而来。李道长在每个瓷杯中都放了一小撮茶叶,茶叶墨绿,看得出每一粒都是经过精选的茶芽。李道长认真地看火烧水,不久听到壶中有细微的响声,便将壶盖揭开看了一下,此时壶底刚起鱼眼小泡,这是一滚之水。接着道长把火拨得更旺,当壶中水声增大时,道长又把壶盖打开,壶底的水珠已升上水面,这是二滚之水。道长将壶水轻轻倒入杯中,片刻,便见那杯中的茶芽在水中或浮或沉,一粒粒都伸展成墨绿色的嫩芽,杯中的茶汤也在雪白的瓷壁的衬托下,显得特别的碧红诱人,茶的清香从杯中袅袅升起,透入肺腑。白石很细心观察泡茶的全过程,感到很有意思。
“大师,请用茶。”李道长说道。齐白石捧起茶杯,用杯盖轻拨杯中的茶叶,闻了闻茶香,呷了一口茶,顿觉神清气爽,口舌生津,问道:“道长,这是什么茶?”
    李道长微笑着点点头:“这是我从庙后的白云山顶千年老茶树上采摘的白云黑茶,亲自炒制加工而成。陈放已有10年了。“道长所说的是白云山最高峰,那个叫老虎头的石崖上那棵千年古茶么?”
   “正是。”道长答道:“那地方十分险峻,加上是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一般人不敢上去采茶,而这地方终年云雾缭绕,水气蕴茵,茶树得千年日月之精华,长出的茶芽自然不同凡响。” 讲到白云黑茶,道长随口诵出一首诗来:
驱车出东门,弭节访冰井。寺古栋宇倾,碑折苔藓屏。源泉池中生,莹净可鉴影。命僧旋汲之,入口胜霜冷。试烹白云茶,碗面雪花映。清泠涤烦襟,润泽劳瓶绠。可以濯我缨,悠然脱尘境。“好诗,道长好才华。”齐白石赞道。“大师,这不是我作的,是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梧州的州守任诏游冰井寺作的一首《冰井》诗。”李道长微笑答道。一边品茗,一边侃侃而谈,白石感受到别有一番风味、一番境界。品茗的独特情趣,使白石后来长年居京,有茶入画,也是缘于梧州谭公庙之行。约1930年至1940年问,齐自石画了一幅《寒夜客来茶当酒》,占据画面一大半的是一青色细颈大瓷瓶和瓶中开着十来朵花的一折枝墨梅。瓶左下,是一把墨色中略带赭石之色的提粱大茶壶。瓶右下,是一盏燃着红火的油灯。全画寓繁于简,表现出引人人胜的诗意与画面:油灯,瓶梅,寒夜有客至寒舍,活火现烹香茗甘泉,以茶当酒,品茶赏梅,促膝畅谈,备感亲切。齐白石一生爱喝茶,有时亦钟情于煮水烹茶之道。约1940年,他画的《煮茶图》,一赭石风炉上,是一柄墨青的泥瓦茶壶。炉前,有一把破的大蒲扇。扇下,露出一个火钳柄。旁置三块焦墨画的木炭。“茶熟香温且自看”,生动地表现了白石山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煮茶、事茗的浓厚情趣,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和大自然充满了真挚的爱。齐氏在《小园客至》诗中写道:“筠篮沾露挑新笋,炉火和烟煮苦茶。”故我们观赏他的这一帧《煮茶图》,不妨看做是该诗句的进一步点化。约1940年至1945年之间,齐白石作《梅花见雪更精神》,也是用花青之色画了一个细颈长脖花瓶。瓶中,二折枝繁盛的红梅,开得格外精神。瓶下,是用墨线勾勒出的一柄白色的齐自石《寒夜客来茶当酒》提梁瓷茶壶。壶前,放着两个小小的白瓷茶杯。在这里好似告诉我们,雪后放晴,窗明几净,泡一壶好茶,与一二同好品茗赏梅,清清净净,情意融融,尤觉眼耳鼻舌俱游清虚世界,步入幽渺之境,真乃人生之有福了。清人梁巘曾云:“品茶试砚,是人生第一韵事,是吾辈第一受用。”茶引学士思,茶能触发文人学士创作的才思,还能感悟人生。约1945年,齐白石画了一幅《砚和茶具》。此图,以玻璃杯、兰花、瓷茶壶、毛笔和砚台组成一幅别致、清雅、新奇的画面。展读齐氏此作,不难想见白石老人大约是在品尝了一壶香高味浓的茶后,大有 “两腋清风几欲仙”之感,提神来之笔,乘兴一挥,写就了自己的案头所见。今日观之,仍觉得茶香似乎在墨韵中缥缈。1952年,齐白石九十二岁时画赠毛泽东主席的惬意之作《梅花茶具图》,颇显其独运的匠心。在这里,白石老人好像用他的画笔回忆、怀念着1950年春毛主席为答谢他的赠印,邀其去中南海寓所品茗赏花,相叙同乡情意,并共进晚餐的情景;似乎又象征着他正泡着一壶好茶,在恭候着“有道仁君”。



明敏儿 发表于 2019-1-24 10:02:04

强烈支持楼主i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梧州中茗特约】 老鹰讲古 齐白石在梧州的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