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鹰 发表于 2019-8-10 13:56:21

【梧州中茗特约】 老鹰讲古 二品官李璲茶山种荼

本帖最后由 老鹰 于 2019-8-10 13:58 编辑

【梧州中茗特约】老鹰讲古二品官李璲茶山种荼
话说梧州市区有一座“茶山”,山上多种“六堡茶”。此山在哪里,恐怕很多梧州人不知道,其实就是现在的中山公园。据《苍梧县志·卷一·城图跋》云:“考其旧基:依茶山、傍桂水,大江绕其前。”此茶山,就是城东面的山就叫茶山(现北山)。讲到“茶山”,不得不讲一个地道的梧州人,他叫李璲(1830—1899),号庸庵,字宫山,出生于道光十年(1830)农历五月初五日一个殷实富足的官宦之家,是李百龄进士的第三子。李璲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自幼随父读书,天资聪敏,读书能过目成诵。他的青、少年时期,长期跟随父亲李百龄在贵州、山西、天津、广东等地为官,因而使他阅历丰富,游览了大半个中国的名山秀水,这在他的诗中写道“十年五万里,况是侍亲游”之诗句。二十岁左右已通经博史,工诗赋文词。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自父亲任上回梧应童子试名列冠军。此后两年,先后应县试、府试和院考均获第一,称之为中了“小三元”。在清咸丰六年(1856丙辰)、乙卯两科中均获“解元” 。清同治二年(1863),李璲上京参加了癸亥科的进士考试。他因为早就听过父亲描述考场和考试的情形,进得考场,似是非常熟悉,没有陌生之感更无惊慌失措之状,他接到试卷,先是从头至尾大概地流览了一下,题目没有特别生疏之处。于是,他信手答题,如有神助,一气答下去,心中是无比的畅快。长洲的才子李璲,终于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凭着他的不懈努力,考取了进士。李璲考取了进士,便与当年的进士们一起在京参加科举高中的各种庆典活动仪式。在近距离地见到了威仪全民的九五之尊咸丰皇帝,并亲耳聆听了至高无上的“金口”之言。1890年,也就是清光绪十六年,李璲任广州知府职务。广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广东的重要城池,是广东、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古称南海都会,以财税充足而闻名于世,辖14个县,人人都称是个“肥缺”。 各县知县闻新知府上任,都按惯例赠送公款上万両银子,李璲一一推却退回赠款。广州城隍庙司祝每年上交万両银子,李璲以其中的一半拨给山东赈灾,其余部分送羊城书院添置书籍。他把各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尽皆革除,并张榜于市以示永远禁止。李璲处于广州这个富庶之地能够以廉洁著称,实属难能可贵,因此,吏部考核时,给他“卓异”(才能出众)的评语,提升为道员的级别,有缺即补。两广总督李瀚章向朝廷推荐他。在任职期间,政绩政声卓异,一心为民,造福百姓,宅心仁厚,隐恶扬善。为表彰其政绩,光绪帝下旨嘉奖,赏二品顶戴,并给以一品封典,诰授荣禄大夫,妻封一品夫人。光绪十九年(1893)称病辞官回到家乡。离任之日,广州士民手拉着轿杠挽留他,百姓献上刻着“民怀善政” 匾额称颂。回到梧州,他不因曾做过广州知府等“五品”大官而趾高气扬、耀武扬威,也不因梧州的官员曾是自己的部下而颐指气使、作威作福。李璲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过着极为普通的生活,宁静舒坦地安度晚年。梧州北门外1公里处,两崖之间有鼓岩,前滨桂江,建有庆林寺。清乾隆二十五年,寺僧有罪还俗。知县郑交泰遂毁寺移南街、修明两义学于此设立鼓岩书院。乾隆三十四年,知县牟钤加以增修。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该书院迁至三台山麓,称台山书院。咸丰七年(1857年),台山书院毁于兵燹。同治八年(1869年),县士绅向知县龚玉彬申请,迁建台山书院到原明三府会议的旧址凤凰台,并将前进间的经古书院改名凤台。光绪年间原广州知府李璲告假回梧,为凤台书院掌教,成就人才甚众。学堂兴起后,在此成立苍梧高等小学堂(今梧州市 第一幼儿园处)。一个春日,李璲渡船来到城西白鹤山游览(现珠山公园)只见早晨,雾把白鹤山给蒙起来了,一眼望去好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茶树长出了新的嫩叶,碧绿碧绿的,从山脚往山上看去,群山环绕,无边无际,简直就像一大片丛林。从山脚一直往上走,就有一个小凉亭。一路上走着,闻着一阵阵清香,心情放松了许多,仿佛在这香风里飘来飘去似的。    在东面一处苗圃,李璲碰见一老茶农,他作揖问:“请问老伯,此处种的是什么茶”,“官人,此处种的是黑茶,叫苍梧中茗”,“是否是传说中舜帝所种的仓吾中茗”。“对啊”。“可否送些茶种给我”,“官人爱茶,可送些茶种给你”。回到凤台书院后,李璲在书院后背山植松树千株和种植茶树,因为满山遍植茶树,故后来人们称为“茶山”。古语称“人生七十古来稀”,年将七十的李璲,卒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七月,终年69岁。随着日益衰落的大清王朝一同衰老,走完了他所走的人生之路,无疾而终,烟消云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梧州中茗特约】 老鹰讲古 二品官李璲茶山种荼